• <rp id="jodsr"></rp>

    <dd id="jodsr"><pre id="jodsr"></pre></dd>

    <dd id="jodsr"><noscript id="jodsr"><dl id="jodsr"></dl></noscript></dd>

    北方室內南美白對蝦高密度養殖方法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

    來源:本站整理 發表于:2020-06-29 18:51:55 閱讀:
    近年來,南美白對蝦養殖在北方的發展迅猛,涌現出了如東小棚、山東大棚等成功的養殖模式,他們的這些養殖模式有什么特點呢?
     
    北方地區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從歷史和規模來說都不如南方地區,但它累積的問題也相對較少。和南方相比,北方養蝦受到天氣的影響不如南方突出,但需要注意的是,這兩年病害也逐漸北移。
     

     
    盡管養殖形勢好于南方,但2015年北方養蝦也不容樂觀,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,像江蘇如東等一些傳統的養殖區普遍虧損。先來看2015年北方的養蝦成功率概況,江蘇如東地區:第一造蝦部分成功,但蝦價不理想;第二造普遍難養,綜合來說全年有約85%以上的蝦農虧損。華北地區:前期養殖形勢較為穩定,但連續暴雨天氣后發病劇增,全年平均成功率只有2-3成。山東遼寧的溫棚車間養殖:第一造85%以上成功,但第二造普遍收益不佳。
     
    北方采用封閉式養殖系統居多,目前典型的養殖模式包括:溫棚車間養殖模式、淡水封閉養殖模式、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等。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模式。
     
    溫棚車間養殖模式
     
    溫棚車間養殖模式主要分布是在山東煙臺、威海、青島、濰坊以及遼寧等地,近三年發展迅猛,單單是煙臺的海陽市就有150萬平方米以上的溫棚養殖面積。
     
    溫棚車間養殖模式的特點,一是占地少、養殖密度高,單位產量可達3-15kg/平米;二是可反季節多茬養殖,一般可養2-5茬,能避開疾病高發期及上市集中期;三是溫棚的各項條件人為可控,受外界影響相對較小,能大幅度減少環境突變比如暴雨、氣溫突變等影響;四是病害相對易控。
     
    溫棚車間養蝦模式是設施養殖的雛形,是水產養殖未來的發展方向,不過它也存在一些問題。首先是水資源消耗會導致地下水枯竭;二是養殖污水大多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,會造成排放污染;三是水質難控,特別是有機質濃度高,亞硝酸鹽常常高達2-3mg/L以上;四是病害不能完全避免,白便、腸炎等也時有發生;五是養殖成本較高。
     
    如東小棚土池養殖模式
     
    如東小棚土池養殖模式的優點是建造成本低、反季節養殖能錯開上市高峰期、天氣影響小特別是溫度好控制、易管理等。它的主要特點包括:使用地下水,相對干凈無污染;低鹽度,平均在5-8度之間;池塘面積小,普遍是400-600平方米一個池塘;水淺,平均水位60-80公分;不排污但微流水等。
     
    前幾年如東養殖模式成功率高,利潤大,吸引了不少跟風和投機養殖戶,今年如東的小棚養殖模式也出現了很多問題,一些缺陷也開始顯現出來,未來需要做出調整。
     
    生態養殖與混養模式
     
    生態養殖模式主要分布在山東東營的河口區,約有海水養殖面積15萬畝。這種模式以投放當地培育的土畝為主,也有少量投一代畝,放苗密度1-2萬/畝,養到大規格再出蝦。
     
    混養模式在江蘇連云港、河北、遼寧、山東等地均有,混養的品種有淡水魚,也有海參、羅氏沼蝦等。
     
    生態養殖及混養的模式產量雖然低,但相對穩定,風險也比較小。
     
    封閉式低鹽度池塘養殖模式
     
    主要分布在山東濱州市的博興縣、東營部分地區等。這種模式只養一造,一般是用面積小的土池養殖,放苗前先淡化標粗,放苗密度約5萬/畝,全程封閉養殖,不排水只補水,一般要求投放優質的蝦喂和投喂優質的飼料,每日實時監控水質,完全依靠精細化管理。這種模式一般是集中放苗和集中出蝦,因此價格相對差一些,另外它的池塘污染也逐漸嚴重,未來需要注意調整。
     
  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
     
    在山東、天津、江蘇和浙江等地都有,以試驗性養殖居多,規模運行的很少。它的特點是全封閉養殖、零排放、設施化、自動化、可控性很高、產品安全。但它的運行成本高昂,目前的蝦價很難支撐規;B殖。
     

     
    北方養殖模式的啟示
     
    北方養蝦呈現出養殖模式多元化的特點,各地都會根據池塘面積、水源、氣候和技術等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養殖模式,大部分養殖模式都可控,而且要求精細化管理,這也是他們養殖成功率高的一個關鍵點。
     
    北方地區溫室養蝦應該注意什么?
     
    建設養蝦用的溫室大棚,首先要堅固、抗風性好這是最基本的,同時還要注意通風。帶蝦蓋棚時要注意有個過渡,不能全蓋上,一般要求每天蓋1/4,蓋完頂部2~3天才封閉保溫棚兩邊的薄膜。蓋棚前后應潑灑降解靈和高穩C,同時增加對蝦的營養,保持較好的體質,減少應激。同時要增加增氧設備,以保證水中的氧氣供應。
     
    二、 蝦塘清理
     
    蝦塘是蝦的生存環境,必須干凈衛生,否則會滋生病菌,使蝦染病,損失產量,所以要對蝦塘進行消毒處理,首先要進行沖洗,把塘底的一些雜物、腐殖物等全部清理干凈,然后進行曬塘,曬到泥土龜裂,再進行生物清塘,放水10~20厘米深,再灑上黑金神1kg(經活化)或利生素等微生物,經半個月左右,池塘的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降解,最后要對池塘進行消毒,進水10~20厘米,酸性池底,每畝施用生石灰100~200kg;其他池底,施用漂白粉每畝5~10kg或菌毒清2號每畝200~250ml。
     
    三、 蝦苗的選擇和放養
     
    選擇規格整齊,體色青灰透明,胃腸飽滿,體表完整、光潔,反應敏捷有活力,體長1厘米左右的蝦苗。測量蝦苗場出池鹽度和溫度,并使之與池塘相約(鹽度一般不偏差2‰,溫度一般不偏差2℃)。試水24小時(清毒塘后10天左右),成活率要在90%以上;放苗前一天或2小時前,用應激寧、高穩C或速安加葡萄糖潑灑,可增強蝦苗的適應能力,減少應激、提高放苗成活率。開足增氧機,溶氧在5mg/L以上;放苗時,只須開1臺增氧機,保持水體輕微的流動,有利于蝦苗的擴散。一次性放足苗,5~7萬尾/畝。
     
    四、 飼養管理
     
    1、應選喂優質飼料 
     
    投苗后以0.1公斤/萬尾的量投喂,每5天考慮增加投料量,中、后期投料原則上“寧少勿多”“少量多次”,日投喂量不超過蝦重的3.5%。勤檢查食臺,切勿喂剩料使底質由肥變壞,加劇水體自身污染。一般每口塘設置食臺2~3個,每食臺放料量為投喂量的1%,以1.5小時基本食完蝦料和80%的蝦飽胃為標準。水溫變低、換水(蛻殼)、溶氧偏低等可考慮少喂、不喂;天氣好,水好可多喂;每周集中停喂1~2餐。
     
    2、 前期壯苗 
     
    由于蝦苗從育苗池轉到池塘,餌料的種類和密度都有很大的變化,蝦本身的各個系統的發育尚不完善,因此,怎樣做好蝦苗的餌料轉換是養殖成活率的關鍵,前期壯苗就顯得特別重要。壯苗的一般做法是:選擇優質的蝦苗料,如蝦片、蝦苗寶燈。在飼料上添加營養物質,如促長大泡王0.2%、營養液0.8%、強效促長劑0.8%、免疫多糖0.2%、對蝦多維0.2%等。每天一餐,連用20~30天。
     
    3、 中期防病 
     
    養殖中期,對蝦的生長速度快,而營養的相對不足和水環境的日益惡化,是對蝦發病的高峰期。中期的防病工作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,一般的做法是:增加營養,定期向飼料中添加對蝦多維、高溫C等。定期添加防病的中草藥投喂,每7~10天用紅克靈5%+肝泰2%+對蝦多維2%拌料,每天1~2餐,連用5餐?捎檬删5%的比例拌料,每2~3天用一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