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到大鯉魚技巧有:釣遠水,深水、餌料味型清淡、調釣不宜太鈍、拋竿頻率不能太頻繁、放棄小動作等。
一、釣遠水,深水、大型鯉魚很少來到淺水活動,即使晚上也不多,因為它們的警惕心很強,如果沒有這么強的警惕心根本長不大,所以想要釣獲它們首選釣遠,釣深。
根據水域的面積選擇,并非在水深最深處。比如:中型河道,中型水面選擇3米左右的水深,如果在大水面盡量選擇5米左右,或者5米以上的水深。
二、餌料味型清淡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現在很多釣友被味型所迷惑,總覺得味型越大的餌料越好用,其實味型是讓釣魚人聞的,并非是讓魚吃的!
釣大型鯉魚使用味型大的餌料效果并不好,因為這些并不是鯉魚經常能吃到的食物,所以效果差?梢允褂寐菸、薯味、玉米等,這類味型比較清淡,能夠減少鯉魚的警惕心。
三、調釣不宜太鈍、我覺得在微走水或者不不走水的情況下,調6目釣4目效果比較好,因為釣鯉魚的餌料比重比較大,并且餌團也比較大。
在調6目釣4目的情況下,雙鉤躺在水底,子線繃緊,如果鯉魚有吞吸餌團的動作,能夠清晰地傳到浮漂上
四、拋竿頻率不能太頻繁、不管是釣鯉魚還是釣其他大型魚類,頻繁拋竿是大忌,因為這些大型魚類的警惕心很強,來回拋竿很容易引起它們的警惕,減少拋竿的頻率,才能讓它們放心大膽的覓食。
有釣友說:搓餌霧化太快肯定拋竿頻率快!餌料內可以加一些粘粉,減少搓餌的霧化速度,10分鐘左右拋一竿就行了。
五、放棄小動作、釣魚人都遇到過猛然間一個小鈍口,或者黑漂,提竿沒有魚,或者掛到魚鱗的情況。這可能是鯉魚在水底游動覓食的時候撞到魚線,或者吞吸后立刻吐出餌料的試探性動作,并非真正地吃鉤。
這些動作不建議提竿。如果浮漂出現連續信號后頓口,或者黑漂,這種情況是真正吃口,應該提竿。放棄一些小信號,主抓一些連續性動作后的大動作,或者黑漂。
最后:釣大型鯉魚除了這5個方面外,還要耐得住寂寞,因為大型魚類在水域內的密度很小,想要釣獲它們需要大量的等待時間,如果耐不住寂寞,很難有一個好收獲。另外打窩后,并非只有鯉魚吃鉤,釣鯉魚的同時也能兼顧其它魚類,并非主釣鯉魚。
釣鯉魚最佳水深是多少?
釣鯉魚最佳深度是3~4米。鯉魚是底棲性魚類,一般情況下都在水體底層活動,棲息深度0~25米,最適棲息深度3~4米,具體深度因氣溫、氣壓、餌物環境等不同而不同,例如氣溫偏低的冬季、早春鯉魚喜棲息在5~6米的深水區,夏、秋季鯉魚也可能在不足半米的淺水區覓食。
釣鯉魚釣點怎么選擇?
1、鏵尖:鏵尖是指延伸到水體中形成的半島,因形狀像耕地翻土用的鏵口而得名,事實上鏵尖的特殊地形往往是魚類巡游的必經之地,久而久之就成了兩側魚類活動的“綠色”通道。
2、果樹下:水域四周可能會有野果樹,例如野桑葚、野楊梅、野山楂、野柿子等,每當野果成熟時下面就是天然的魚窩,最容易釣到大個體的鯉魚,若發現有這種地方一定不要錯過。
3、河汊:河汊是指支流匯入干流的位置,這種位置最適合釣鯉魚,原因是河汊是鯉魚的必經之地,例如水溫升高時鯉魚會從深水區游到淺水區,水溫降低時又會從淺水區游到深水區。
4、洄灣:釣鯉魚可以選擇在溪流、江河的洄灣處作釣,原因是洄灣處的水流相對比較緩慢,加之洄灣處也更容易沉積食物,豐富的食物和緩慢的水流往往會吸引大量的鯉魚前來覓食。
5、坎位:坎位是指水底有坎的位置,簡單來說就是像樓梯一樣,有近乎垂直的坡度和一定的高度落差,這樣的位置往往能滯留大量的淤泥和食物,加之坎位還能給鯉魚足夠的安全感。